欢迎来到华夏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网
热线电话:010-88175413 010-63334418
欢迎来到华夏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网
热线电话: 18611781208 18612302516
每个使用汉语拼音的人都要感谢他:周有光
- 发布时间:2017-01-18 00:00
每个使用汉语拼音的人都要感谢他:周有光
- 发布时间:2017-01-18 00:00
每个使用汉语拼音的人都要感谢他:周有光
1月14日,我国著名语言学家、“汉语拼音之父”周有光去世,享年112岁。就在13号,周有光先生刚刚过了112岁生日。
周有光,原名周耀平,生于1906,可以说他的一辈子活了别人几辈子!历经了晚清、北洋政府、国民党政府和新中国至今,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书写者和见证者。
早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,漂洋过海前往西方学习。50岁之前,他是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执教的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;从50到85岁,他是优秀的语言文字学家,主持拟定我国《汉字拼音方案》,有“汉语拼音之父”之称;85岁至今,他又是出色的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。
更加“开了挂”的是,爱因斯坦竟曾经两次接见他。他独立思想,豁达睿智。他的很多观点,清晰明了,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。
人们钦佩周先生,不仅是他的生命长度,还在于他的生命质量。
有人统计过,周老现已出版了40多本著作,其中一半左右是在退休以后完成的。尤其令人惊叹的是,他在百岁之后,仍笔耕不辍,100岁时出版《百岁新稿》,104岁时出版《朝闻道集》,105岁时出版《拾贝集》,以后又陆续有《周有光文集》《从世界看中国:周有光百岁文萃》《逝年如水:周有光百年口述》等著作问世。这在中外出版史上,也堪称奇迹。
他的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:他的经历、他的学术成就、他的精神思想,乃至他的恋爱史、他的长寿秘诀(常吃青菜豆腐),都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周老与张允和先生结婚70多年,鲜有吵架,喝茶时还自创了特别有仪式感的活动,就是「举杯齐眉」。下午三四点钟,又喝茶,又举杯齐眉。即便是有人在旁边,比如说朋友或者记者,甚至是晚辈,周有光总会说,不好意思,打断一下,我和我老伴儿的喝茶时间到了。旁人有时候看了尴尬,但是二老特别淡定,特别自得其乐。
一直到张允和去世,他们的日常就是形影不离,要么就是张允和给周有光翻书,要么就是周有光带着张允和出门赏花,照相的时候一定要握着手才好。
在晚年的时候,还披上了一次婚纱,眉宇间都是俏太太的样子。
周有光写的是:「人得多情人不老。」
张允和补上一句:「多情到老人更好。」
周有光先生虽已112高寿,仍然是一个保持思考习惯的学者和达观幽默的长者。
82岁,他学着使用电脑。
一百多岁,他开始玩微博。
110岁时,他自嘲说,上帝太忙,把我给忘了。
111岁,他说:我的身体状况还是好的,只是年纪大了一些。年纪老了,但思想不老。
周老依然眼界开阔,关心国家大事。他没有自满于一生的传奇与成就,依然思考着祖国、世界和人类的未来。他谦虚地表示:“110岁等于1岁,一事无成,很可惜的111岁。”永不止步、永不满足,活到老学到老,这才是令人敬佩的真学霸!
对于自己的高寿,他说在世界上许多事情不可能样样都顺利的,吃亏就吃亏一点,没有什么了不起。做人胸襟要宽,不生气,家庭里的许多事情都是一点点小事情。
多吃素食,少吃荤食,不吃补品。周先生和夫人都不吃补品,别人送来的补品他又转送给了亲友。遇到有人请客,能推掉的就推掉,不能推掉的也只是吃一点素菜。
胸襟要开阔。生活得简单些。每天睡觉、吃饭、看书、写文章。周有光夫妇对物质生活要求很简单,抱着“我不吃亏谁吃亏”的态度与人相处,自然不会与人发生矛盾。刘少奇有句名言“吃小亏,占大便宜”,他笑称自己是“吃小亏,不占大便宜”。
生活比较有规律。不乱吃东西,不抽烟,不喝酒,喝酒喝点啤酒。有客人来,要敬烟,买了很好的烟,都请客人抽,自己不抽。
有一颗好奇心,活到老,学到老,工作到老。百岁以后,周先生还著述不断,每月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。读书和写作可以让一个人的大脑兴奋,减缓衰老。2016年新年伊始,面对前来看望他的“忘年交”朋友、出版社编辑叶芳,周有光说了一句带有人生总结意味的话:“我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世界的”。
周有光还有其简单的“三不主义”:一不立遗嘱,二不过生日,三不过年节。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他的生活需求变得简单,心也明朗开来。
被誉为“汉语拼音之父”的周老,可以说最为人熟知的成就就是参与了“汉语拼音方案”的工作。
周老曾调侃:“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:你们太笨了,26个字母干三年。”但就是这样的“笨”精神,使他们的研究成果经受住了考验。今天,我们从一年级开始,就通过学习拼音帮助认字。没有拼音,我们最初的识字阅读会有很多困难;没有拼音,许多方言地区的人很难学习普通话发音,不利于普通话推广;没有拼音,今天,我们甚至不能如此方便地用拼音输入法打字交流。
所以,周老真是作出了一个很重要、很深远的贡献啊!
如今进入到人工智能的新时代,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许纪霖认为周有光在汉语拼音上的贡献并不落伍,反而在这个起点上才刚刚开始。“从语言上来说,如果没有拼音,汉语就很难进入这个时代。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,周老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贡献,可能在未来世界,会更加重要。”
(视频:致敬周有光先生)
周老,一路走好!
地址:北京房山区良乡东路伟业嘉园西里会所二期二层
电话:18611781208 18612302516 网址:http://www.qsnw.org.cn
电子邮件(E-mail):gwn999@126.com
版权所有:华夏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70175号-6